长安医派——陕西医学考古新论
来源:陕西中医药博物馆 作者:陕西中医药博物馆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2-11 09:17:55
A A A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几千年来,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丰富了世界医药宝库,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中医药遗存的大量发现,为中国医学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史料。陕西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中医药遗存,为我们深入研究和推动陕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长安医派--陕西医学考古新论》以陕西医学遗存为研究对象,分上、下篇,上篇以历史时间为主线,下篇以陕西医史博物馆的存藏和研究专题为基础素材探讨历史中陕西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

陕西作为中医药文化主要的发祥地,医学名家和医学遗迹众多,有近年在榆林石卯遗址发掘的大量骨针;有医和、医缓等古代名医的画像;有秦汉时期的公共卫生设施;有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珍贵药材和医药器具,有唐代名医孙思邈、王焘、李东垣等的各种遗存,彰显了唐代中医药学的发展水平;有2010年发掘的陕西韩城盘乐村宋代壁画墓,是研究宋代陕西医学风貌的重要史料;有长安医学大家武之望、黄竹斋、米伯让等的医学遗存;更有近代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中医药红色革命文化遗址和精神遗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实践,确立中医药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文化性。

还有陕西医史博物馆1964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原基础部医史陈列的基础上,在首任馆长张厚墉教授的带领下,经几代人的建设和发展,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中国医学史专题博物馆。近60年,陕西医史博物馆以挖掘、整理陕西省的中医药遗存和文化资料为己任,研究其文化内涵和原创性思维,为加强中医药教育,弘扬与普及中医药文化及爱国主义做出贡献。

中医药遗存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并要“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等。切实保护、传承、发扬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我们当代中医人的历史使命。

本书注重资料信息的完备与翔实性,每项下皆附有珍贵图版,图文并茂,是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也是长安医学领域中一项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将为地方中医药文化繁荣添砖加瓦,为中医药文化研究爱好者提供资料。

 

以下为本书版权页及目录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029-38183505

【陕西医史博物馆】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总点击量: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