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成长心得
来源:陕西中医药博物馆 作者:陕西中医药博物馆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04-11 19:56:18
A A A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与成长。医史博物馆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经过了初次面试、复试,展厅实训与考评、仪容仪表等系列培训后终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
 这里我们明白了什么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道德修养、公众场合的仪容风度;同时组织力、表达力、应变力、观察力及创造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
    所有的努力都会汇成正式讲解时的期待与喜悦,下面是一些16级志愿者初次正式讲解的总结:

(一) 医史博物馆一展厅  王荟荟:

    今天第一次给陕西师范大学两位老师和陕西科技大学的学生讲解,讲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是医史博物馆,就应该突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比如说当讲到王叔和对于寸口诊脉的贡献时,我估计老师是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就问我把脉具体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就动用我的专业知识给他们讲如何定位(桡骨茎突向下约一横指处为关脉,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与他们一起互动找,他们还说学会了,我也十分欣慰。现在更是明白了这个过程不仅是医史知识的传播,而且也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普及过程。
   上面说的这个方面其实也是增进与听众感情交流,使讲解更加顺畅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就我自己而言,当讲到皇甫谧的时候,我会和大家一起套套近乎,认认老乡,因为我是甘肃人,所以就对皇甫谧比较有情结,还真巧,今天就又认识了两个老乡。当然了,自己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对于现场老师的问题应变回答不是特别好,所以呢,以后还得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去讲解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讲解能力。 

(二)医史博物馆二展厅 拓丁丁

   不忘初心·放得始终
   转眼加入宣讲团已有近半年的时间了,不得不感慨时光荏苒。
从初始“感觉并非难事儿”到现在发现自己的无知,与“学医三年自以为天下无病可治”到“行医三年方知天下竟无方可用”恰似同一道理。
 喜得机会,参与了这次大型接待。每次参与讲解都能重新审视自己一番,通过今天的讲解认识到我对时间的掌握甚是不好,究其根源,应是参加接待的次数过少,以致暂时还不能做到针对不同的人群作出不同的讲解,或是面面俱到,或是删繁从简。只是尽可能的将自己所了解的讲给受众者,却忽略了受众者的身份与理解力以及时间的准确把握。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不断地“充电”,尽量让自己知道的更多。同时,只要有机会便积极参与接待,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升相应的能力。最后,感谢老师们及师兄师姐们给予的辛苦栽培!
   
(三)中药标本馆  年梦

   第一次真正上场演讲没开始前内心还是比较紧张的,因为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和害怕出错,但总体讲下来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并没有像自己担心的怯场出现。对于第一次的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这次演讲我的收获是 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心 敢说出来 战胜自己的不自信 。
    2.来参观的学生们都对中药充满了好奇、场面控制的不太好 、还需要改进自己的演讲方式。
    3.印象最深的是同学们对鸡血藤和鹿比较感兴趣、鸡血藤比较长一些 长的比较奇特,鹿大家觉得做的特别逼真、难辨真假。
    4.整个演讲过程、我讲的比较仓促、有些重要的药材没有讲到、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准备的充分些、脑子里提前勾勒出自己的讲解框架,不慌不慢、把自己准备的都能表现出来。
    5.有一些药物扩充的比较少、希望自己下去可以再深层了解一下、多方面搜集材料、更完整的表达出药物。
    总之,通过这次演讲自己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也希望自己再接再厉!再之后的演讲中表现得更好。

    在这里我们明白了“宽可容人,厚可载物”,作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要懂得与人分享,体验快乐,这样我们的心胸就会日益宽大,人生的脚步就会越走越长远,越走越顺畅。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志愿者宣讲团就是一个温馨的小家,这个小家每年都会送走一批优秀的师兄师姐,也会迎来一批懵懂的小鲜肉,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这里收获,成长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029-38183505

【陕西医史博物馆】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总点击量:人/次